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星座速配>文章详情

如何阅读一本书建议阅读书目,《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推荐书单(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

2023-11-26 15:01:22互联网 -人已围观

如何阅读一本书建议阅读书目,《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推荐书单(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书笔记)

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建议阅读书目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推荐书单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如何阅读一本书》——重要知识整理

 去年大一上学期的时候,一共看了快二十多本书,直到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读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以此做下这些知识点,供自己也给大家观看。

以下内容主要围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以及如何阅读不同读物方法展开。

阅读的目标:

1.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求得理解而读

第一阶段——阅读准备阶段——相当于学前教育或幼稚园的学习经验。

第二阶段——认字——相当于一年级学生典型的学习经验。

第三阶段——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运用——通常是在四年级结束时就学会的方法,这个阶段可以称作是“四年级读写能力”或是“功能性读写能力”也就是有能力很轻易地阅读交通号志,或图片说明,填写政府的有关简单表格等等。

第四阶段——“成熟”——他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读物了,但是还不够老练。简单来说,他的成熟度是可以上高中的课程了。

  无论如何,他还不是我们这里面所说的“成熟的”阅读者。但他已经精通第一层次的阅读,如此而已。

略读的习惯应该用不着花太多时间。下面是要如何去做的一些建议: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2.研究目页录,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4.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这个规则很简单: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那就是: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有问题吗?没有。只要是超越基础阅读的阅读层次,阅读的艺术就是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当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光知道这四个问题还不够。在阅读过程中,你要记得去提出这些问题。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才能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除此之外,你还要知道如何精准、正确地回答问题。如此训练而来的能力,就是阅读的艺术。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为书的一部分——就是要去写下来。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

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

第二,阅读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划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划线的部分划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申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你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划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在读一本书时,你可能会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因此做笔记时也会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你会用哪一种方式记笔记,完全取依你阅读的层次而定。)

结构笔记——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

概念笔记——在检视阅读的过程中,特别是又长又难读的书,你有可能掌握作者对这个主题所要表达的一些想法。但通常你做不到这一点。而除非你真的再仔细读一遍全书,否则就不该对这本书的立论的精确与否,有道理与否遽下结论。之后,等你做分析阅读时,关于这本书准确与意义的问题,你就要提出答案了。在这个层次的阅读里,你做的笔记就不再是跟结构有关,而是跟概念有关了。这些概念是作者的观点,而当你读的越深越广时,便会出现你自己的观点了。

辩证笔记——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记笔记方法,是针对一场讨论情景的笔记,这是从好几本书中摘要出来的,而不是一本,因而通常需要用单独的一张纸来记载,这是我们再用上概念的结构——就一个单一主题,把所有的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⒈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⒉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⒊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的大纲,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有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和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以下内容为了能是读者能更好的全面理解,将会放原作者的说法,由于图片过多,还请各位可以挑选自己平时阅读的数目种类观看。

这两类由于图片过多就先不放了

在主题阅读中主要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准备阶段,另一个是主题阅读本身。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实验性的数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数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者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二、如何高效的阅读书籍

2016年5月之前,我是一个每天上班下班,为一点屁事就跟老公、儿子较劲的典型家庭妇女。到了9月底,我得到了这张表格:

阅读记录

33本书的阅读让5个月的我有了哪些改变呢?

2016还剩不到2个月,恰好这时我完成了对《深阅读》这本书的研读。如果你也有“5个月前我”的各种状况,不妨今天在斋藤孝先生的指导下,就如何通过阅读改变自己这件事,咱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一、选书

要开始读书,首先要选书。开篇的5个月书单表达了,在经历“迷茫-试探-确定”的一个渐进式选书的过程以后,我仍处于一个不断探索读书新领域的阶段。个人感觉5个月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给自己定性的。因此,刚开始看书杂,选书乱很正常,不能够当做“我读不了书”的理由。(身边很多小伙伴经常用这个理由拒绝拿起书本)只有完整的读过了几本书,才能知道自己要看什么。而读的书越多,判断力就会越准确。《深阅读》的作者斋藤孝任职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数十年的教学与阅读经验,就决定了本书中介绍的选书方法,无论从操作性和有效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1、靠谱的榜单和书评。何为靠谱?首先要考察发布者的职业经验。书中提到的榜单是日本本土的,但知识无国界,只要没有语言问题,《深阅读》中出现的大量优秀图书完全可以作为靠谱书单列为我用。对比之下,本文开篇的33本书,就不可能被称为“靠谱”书单。只有在自身知识体系形成气候,能够稳定输出相关成果以后,其推荐的书单才值得初学者去追随。

同时,豆瓣、亚马逊等超人气读书网站,相关书籍的评论和推荐也都可以作为我们选书的靠谱依据。

2、经典。毋庸置疑,经典是永远值得我们去研读的宝贵财富。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论语》,作者信手拈来般引用了诸多孔夫子语录。而作为一名中国知识青年,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遍《论语》,更不用说达到引用的水平。惭愧之余,让我醒悟到,很多优秀的作品是建立在经典思想基础之上的,忽略经典就等于舍本逐末。尤其书中建议初学者从日本文学开始循序渐进,类比过来就是让我们回到中国的传统经典著作中,由浅至深,无论是虚拟或非虚拟作品,相信都会让我们把根基打实,从而成就自己的高楼伟业。

3、名人传记。记得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曾经大量地阅读了很多传记。其文字水平尚且不论,仅仅是名人的成功经历,面对各种挑战的应对态度和方式,就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以后的人生。《奇特的一生》应该是最近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部传记,相对于单纯讲时间管理方法论的作品来说,它将柳比歇夫坚持一生的工作方式展示给了读者,既形象生动又少了很多说教,不啻为时间管理方面的一本优秀入门读物。

4、电影原著。现在由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情况越来越多,之所以可以由文字变为影像,一定是作品具备了某方面的突出特点,吸引了制作方,这就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选来阅读的理由。此外还有那些本来就红遍天的小说被改编的情况。如果是后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读完原著,再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欣赏其改编的作品。不仅可以看到改编的特点和套路,而且能够得到对原著不同角度的解读,何乐而不为呢?

5、书店。估计现在很多人都会在网上直接下单买书,而鲜有到实体书店逛逛的经历了。在实体书店里挑书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意的翻看,而不仅仅局限在网上的试读部分。如果跟老板熟悉的话,还可以参照店家的意见进行选书。要知道,老板每天泡在书海中,其对于图书的信息量,是我们远远不可比拟的。

二、读书

y=f(x)是一个常见的函数方程式,其意义是将变量x经过一定的计算过程输出为变量y。类比到读书,我们输入x,经过阅读内化的过程后,输出y。那么,既然大家拿到的书都是一样的(x),输出y的质量与效果,就只取决于f的计算过程了(读书)。

1、据点阅读和跳读。针对不同题材的两种读书方式。

据点阅读是指以一本书作为契机,不断产生连锁反应,从而拓宽读书的广度。比如前面提到的《论语》,毕竟相隔的年代久远,如果上来硬拼的话,很容易败下阵来,产生诸多负能量而否定自己。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现代学者针对《论语》出版的解释性作品,推荐鲍鹏山老师的《孔子如来》,美籍华人倪培民教授的《孔子-人能弘道》等(书中推荐的均为日本著作,目测没有中文译本)。一来语言易懂了很多,二来多角度阅读能迅速打开视野,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就像往湖中投入一块石子,水波逐渐扩散开来,只要抓住一个经典的知识框架,就可以带出诸多作品作为其有益的补充,从而快速成为一个领域的高手。

跳读是作者针对长篇小说介绍的阅读方法,就是只读对话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场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略过情景描写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节,而且速度会提升3-5倍。这个方法我还没有尝试过,打算下次小说阅读的时候先试试再说了哈。

2、大声朗读。还记得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吗?不管懂不懂,大声跟着老师读上一千遍,其义自现。当然,现在我们不会去这么刻板得学习,也没有耐心朗读千遍。但道理还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读书,本就带着出声的含义,用耳朵听到的话更容易在大脑中形成影像,从而精神自然沉浸集中。所以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尝试一下大声朗读的效果,真是别有一番味道的呢。

3、整理书架。你的书都是如何摆放收藏的呢?记得前几天我在简书看到一篇《大学毕业一年,我买了三百多本书,究竟买了些什么》,作者将自己一年内买的349本书按照题材、国籍、学科等一排书架2个主题分门别类的收藏起来。当我看到文章图片里一个个排列整齐的书脊和书名时,脑中就会不自觉地闪现出其内容和主旨,这与斋藤孝先生的方法不谋而合。书架的整理实际就是收纳大脑中知识的一个过程。长假就要到了,正是我们行动起来的好时候呀。

4、边问边读。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而如果能带着问题去阅读一本书,收获肯定比通读一遍来的要多得多。道理大家都知道,问题是如何做到?斋藤孝老师介绍了一个办法,在阅读的时候用()把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出来,不仅限于作者提出的问题,只要觉得“为什么会这样”“这样说应该有其理由”的部分都可以标注出来。从而理解作者是以怎样的问题意识写作,养成边提问边思考的习惯,自然阅读过程就能深潜下去,达到深藏水底的精神清流了。

5、表达输出。将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讲给别人听,分享的本身就是提升理解力的过程。最近我做了一节线上微课分享,深刻地感觉到把知识说出来和写下来,完全不是一个效果。在讲解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关注到知识的口语化表述,逻辑条理性和简单明了地体现主题。切忌变成聊大天,想起哪里说哪里。本着对听课小伙伴们负责的态度,尽量用最短的时间传达出更多的有效信息。而不是(研习更多十二星座特点 文章请关注:WWw.xzhUo.Cc}让其听了一个小时,回过头来想想,好像都是浮云。我们要深阅读,更要深分享,当你可以将头脑中的知识成体系地分享出去,那么我们的阅读就达到了其应有的目的-成长!

5个月的阅读让我体会到了成长的艰辛与快乐。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因为家里有宝宝需要照顾,所以常理上下班以后的2小时阅读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因此,在这5个月里,我每天早起2小时,第一个到办公室,独自享受空无一人的阅读时光,从而保证了稳定的输入与输出记录。而通过阅读,让我找回了自己,减少了迷茫,尤其在感受到自己进步的时候,就更加有了动力坚持下去。如果说这33本书给我带来了什么,用《深阅读》中的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不读书不成人”。即使已经走出了校园,读书仍应该作为我们保持一生的习惯去坚持,而且,真的会上瘾。

用思维导图来总结下本文的干货: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三、如何评价《如何阅读一本书》

很优秀的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读书四问:

1、这本书的主题?

讲述阅读的四种层次,以及每种层次所需要的、截然不同的阅读方法。

2、作者的主要声明与论点?

作者提倡的阅读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带着问题阅读,时刻不忘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高速阅读,以最短的时间了解一本书的全貌,然后决定是否值得再次阅读。

三、解构内容,以笔记的方式,列举全书的大纲。

四、海量阅读,深度阅读同一领域里的经典著作。

五、思考与评价,要有足够坚实的理由去赞同或者反对一本书,否则不要轻易评价。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有一定的道理,至少给原来不求甚解的读者当头一棒。但是作者的思想有点片面,阅读方式对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4、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

以前自己更多注重阅读感受,现在明白理性阅读也很重要。

引文摘要:

【1】阅读过程中的四个问题:

1、这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如何依次发展主题,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关键议题。

2、作者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组合成作者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这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

4、这本书与自己的关系?这本书提供的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认为这件事很重要?自己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还启发了自己,就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2】阅读的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

2、检视阅读

3、分析阅读

4、主题阅读

【3】基础阅读必备的四种能力:

1、词义的认知能力

2、信息的查阅能力

3、读写的记录能力

4、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4】检视阅读的两个阶段:

一、简略的阅读

(1)先看书名和序言,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然后将书在脑海中进行归类。

(2)研究目录页,对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检阅索引,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

(4)阅读出版介绍、广告文案、宣传文案。

(5)从目录当中挑选几个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读。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就要仔细地阅读这些说明。

(6)跳跃式阅读,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后阅读后记。

二、粗浅的阅读

(1)关注自己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东西而停顿。

(2)快速阅读一部陌生的书籍,尽量选择默读,避免阅读过程中视线的逗留或倒退。

(3)学会判断一本书的难易程度,以此决定自己的阅读速度。

【5】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6】主题阅读的两个阶段: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

(2)浏览书目,确定哪些与主题相关,并就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使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使大多数的作者为解读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

(5)分析这些讨论。以突显主题为原则,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议题以其共通性来决定排列的先后顺序。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7】读书笔记的方法: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许多读者会用Cf这样的记号,表示比较或参照的意思。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你可能会有些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这样可以帮你回想起你的问题或答案。你也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简评:

读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技术。一个人读书,不是说他逐字逐句地念过一遍就能叫做“读书”,那顶多算是翻书。人家说,“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一个词叫“做到”。读书同样如此,“读过了”和“读懂了”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而“读懂了”和“做到了”之间,也有一段距离。这本书就是告诉你一个如何才能“读懂”一本书的方法,至于能否“做到”,这需要看一个人的执行力,以及他的实践精神。与其说这是一本实用性的书籍,不如说是一本“成功学”的书籍。在这个“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如何能够更高效地获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个人能力,才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资本。

四、《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推荐阅读书目

附录一建议阅读书目

>>所有这些书都超越了大多数的水平——超出许多。因而这些书会强迫大部分读者作心智上的成长,以了解并欣赏这样的书。当然,如果你想要增进自己的阅读技巧,这样的书就是你该找的书,同时你也会发现在我们文化传统中有过哪些伟大的思想与说法。

>>其中出现在《西方世界的经典名著》(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中的,打一个星号;出现在《名著入门》(Gateway to the Great Books)中的,打两个星号。1.荷马(公元前9世纪?)*《伊利亚特》*《奥德赛》2.《旧约》3.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前456)*悲剧4.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5—前406)*悲剧5.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25)*《历史》6.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前406)*悲剧(特别是《美狄亚》、《希波利图斯》、《酒神的女祭司们》)7.修昔底德(公元前460—前40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8.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7?)*医学著作9.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8—前380)*喜剧(特别是《云》、《鸟》、《蛙》)10.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对话录(特别是《理想国》、《会饮篇》、《斐多篇》、《美诺篇》、《申辩篇》、《斐德若篇》、《诡辩篇》、《高尔吉亚篇》、《智者篇》、《泰阿泰德篇》)11.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著作(特别是《工具论》、《物理学》、《形而上学》、《灵魂论》、《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诗学》)12.**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致希罗多德的信》、《致美诺西斯的信》13.欧几里得(活跃于公元前300)*《几何原理》14.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著作(特别是《论平面图形的平衡》、《论浮体》、《沙粒的计算》)15.佩尔加的阿波罗尼乌斯(活跃于公元前240)*《圆锥曲线论》16.**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著作(特别是《演说集》、《论友谊》、《论老年》)17.卢克莱修(公元前95—前55)*《物性论》18.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著作19.贺拉斯(公元前65—前8)著作(《颂歌与长短句》、《诗艺》)20.李维(公元前59—公元17)《罗马史》21.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7)著作(特别是《变形记》)22.**普鲁塔克(公元45—120):*《希腊罗马名人传》23.**塔西佗(55—117)*《历史》*《编年史》《农业志》《日耳曼尼亚志》24.杰拉什的尼各马可(活跃于公元100)*《数学入门》25.**爱比克泰德(60—120)*论说集《道德手册》26.托勒密(100—178;活跃于127—151)*《天文学大成》27.**卢西安(120—190)著作(特别是《历史写作方法》、《真实的故事》、《待售的哲学》)28.马尔库斯·奥勒留(121—180)*《沉思录》29.盖伦(130—200)*《论自然机能》30.《新约》31.普罗提诺(205—270)*《九章集》32.圣奥古斯丁(354—430)著作(特别是《论教师》、*《忏悔录》、*《上帝之城》、*《基督教教义》)33.罗兰之歌(12世纪?)34.尼布龙根之歌(13世纪?)35.萨加(北欧神话)36.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神学大全》37.**但丁(1265—1321)著作(特别是《新生》、《论世界帝国》、《神曲》)38.乔叟(1340—1400)著作(特别是*《特洛伊罗斯与克丽希达》、*《坎特伯雷故事集》)39.达芬奇(1452—1519)《笔记》40.马基雅维里(1469—1527)*《君主论》《论李维前十书》41.伊拉斯谟(1469—1536)《愚人颂》42.哥白尼(1473—1543)*《天体运行论》43.托马斯·莫尔(1478—1535)《乌托邦》44.马丁·路德(1483—1546)《三檄文》《席间谈》45.拉伯雷(1495—1553)*《巨人传》46.约翰·加尔文(1509—1564)《基督教教义》47.蒙田(1533—1592)*《随笔》48.威廉·吉尔伯特(1540—1603)*《磁石论》49.塞万提斯(1547—1616)*《堂吉诃德》50.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婚前曲》《仙后》51.**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随笔》《学术的进步》《新工具》《新大西岛》52.莎士比亚(1564—1616)*著作53.**伽利略(1564—1642)《星际使者》*《论两种新科学及其数学演化》54.开普勒(1571—1630)*《哥白尼天文学概要》《论世界的和谐》55.威廉·哈维(1578—1657)*《动物的心血运行论》*《论血液循环》*《论动物的生殖》56.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利维坦》57.勒内·笛卡尔(1596—1650)*《指导心智的规则》*《论方法》*《几何学》*《第一哲学沉思录》58.约翰·弥尔顿(1608—1674)著作(特别是*短诗,*《论出版自由》、*《失乐园》、*《力士参孙》)59.**莫里哀(1622—1673)喜剧(特别是《守财奴》、《太太学堂》、《恨世者》、《讨厌自己的医生》、《答丢夫》,等等60.帕斯卡尔(1623—1662)*《致外省人信札》*《思想录》*《科学论文》61.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629—1695)*《光学论》62.斯宾诺莎(1632—1677)*《伦理学》63.约翰·洛克(1632—1704)*《论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64.让-巴蒂斯特·拉辛(1639—1699)悲剧(特别是《昂朵马格》、《费德尔》等)65.牛顿(1642—172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66.莱布尼茨(1646—1716)《形而上学序论》《人类理智新论》《单子论》67.**丹尼尔·笛福(1660—1731)《鲁滨逊漂流记》68.**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木桶的故事》《致斯黛拉小札》*《格列弗游记》《一个小小的建议》69.威廉·康格里夫(1670—1729)《如此世道》70.乔治·贝克莱(1685—1753)*《人类知识原理》71.亚历山大·蒲伯(1688—1744)《论批评》《鬈发历劫记》《论人》72.孟德斯鸠(1689—1755)《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73.**伏尔泰(1694—1778)《英国书简》《赣第德》《哲学词典》74.亨利·菲尔丁(1707—1754)《约瑟夫·安德鲁斯》*《汤姆·琼斯》75.**塞缪尔·约翰逊(1709—1784)《人类希望的虚妄》《英语词典》《拉塞拉斯》《诗人传》76.**大卫·休谟(1711—1776)《人性论》《道德和政治论文集》*《人类理解研究》77.**让-雅克·卢梭(1712—1778)*《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政治经济学》《爱弥儿》*《社会契约论》78.劳伦斯·斯特恩(1713—1768)*《特里斯特拉姆·香第》《多情客游记》79.亚当·斯密(1723—1790)《道德情操论》*《国富论》80.**康德(1724—1804)*《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判断力批判》《永久和平论》81.爱德华·吉朋(1737—1794)*《罗马帝国衰亡史》*《自传》82.詹姆斯·鲍斯韦尔(1740—1795)《日记》(特别是伦敦日记)*《约翰逊博士传》83.拉瓦锡(1743—1794)*《化学原理》84.约翰·杰(1745—1829)、詹姆斯·麦迪逊(1751—1836)、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7—1804)*《联邦党人文集》(连同《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美国宪法》、《独立宣言》)85.杰里米·边沁(1748—1832)《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虚构理论》86.歌德(1749—1832)*《浮士德》《诗与真》87.让-巴普蒂斯特·约瑟夫·傅立叶(1768—1830)*《热的分析理论》88.黑格尔(1770—1831)《精神现象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89.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诗(特别是《抒情歌谣集》、《露茜组诗》、《十四行诗》、《序曲》)90.塞缪尔·柯勒律治(1772—1834)诗(特别是《忽必烈汗》、《古舟子咏》)《文学传记》91.简·奥斯丁(1775—1817)《傲慢与偏见》《爱玛》92.**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战争论》93.司汤达(1783—1842)《红与黑》《帕玛修道院》《爱情论》94.拜伦(1788—1824)《唐璜》95.**叔本华(1788—1860)《悲观论集》96.**法拉第(1791—1867)《蜡烛的化学史》*《电学实验研究》97.**查尔斯·莱尔(1797—1875)《地质学原理》98.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实证哲学》99.**巴尔扎克(1799—1850)《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100.**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代表人物》《随笔》《日记》101.**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红字》102.**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论美国的民主》103.**约翰·斯图尔特·密尔(1806—1873)《逻辑体系》*《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论妇女的屈从地位》《自传》104.**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自传》105.**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著作(特别是《匹克威克外传》、《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106.**克劳德·贝尔纳( 1813—1878)《实验医学研究导论》107.**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论公民的不顺从》《瓦尔登湖》108.卡尔·马克思(1818—1883)*《资本论》(连同*《共产党宣言》)109.乔治·爱略特(1819—1880)《亚当·贝德》《米德尔马契》110.**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莫比·迪克》(白鲸记)《比利·巴德》111.**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112.**古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包法利夫人》《三故事》113.**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戏剧(特别是《海达·高布乐》、《玩偶之家》、《野鸭》)114.**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何谓艺术?》《二十三个故事》115.**马克·吐温(1835—1910)《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神秘陌生人》116.**威廉·詹姆斯(1842—1910)*《心理学原理》《宗教经验之种种》《实用主义》《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117.**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国人》《奉使记》118.尼采(1844—1900)《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越善恶》《道德谱系学》《强力意志》119.朱尔·亨利·彭加勒(1854—1912)《科学与假设》《科学与方法》120.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释梦》*《精神分析引论》*《文明及其不满》*《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21.萧伯纳(1856—1950)戏剧(以及前言)(特别是《人与超人》、《芭芭拉少校》、《恺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圣女贞德》) 122.**马克斯·普朗克(1858—1947)《量子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往何处去?》《科学自传》123.**亨利·柏格森(1858—1941)《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创造进化论》《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124.**约翰·杜威(1859—1952)《我们怎样思想?》《民主与教育》《经验与自然》《逻辑:探索的理论》125.**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1861—1947)《数学导论》《科学与近代世界》《教育的目标及其他论文》《观念的探险》126.**乔治·桑塔亚那(1863—1952)《理性的生活》《怀疑主义与动物信仰》《人与地》127.尼古拉·列宁(1870—1924)《国家与革命》128.普鲁斯特(1871—1922)《追忆似水年华》129.**伯特兰·罗素(1872—1970)《哲学问题》《心的分析》《意义和真理的探究》《人类知识:其范围和限度》130.**托马斯·曼(1875—1955)《魔山》《约瑟和他的兄弟们》13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相对论的意义》《论理论物理学的方法》《物理学的进化》(与L.英菲尔德合著)132.**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都柏林人》中的一篇《死者》《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33.雅克·马利坦(1882—1973)《艺术与经院哲学》《知识的等级》《人权和自然法》《真正的人道主义》134.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审判》《城堡》135.阿诺德·汤因比(1889—1975)《历史研究》《文明在考验中》136.让-保罗·萨特(1905—1980)《恶心》《无处可逃》《存在与虚无》137.索尔仁尼琴(1918—2008)《第一圈》《癌病房》

OK,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建议阅读书目和《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推荐书单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s: 一本书 阅读 书单 如何 书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