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风水文化>文章详情

客家人风水墓地,客家人风水墓地图片(客家人风水墓地)

2024-01-12 23:30:03匿名 -人已围观

客家人风水墓地,客家人风水墓地图片(客家人风水墓地)

各位老铁们,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客家人风水墓地,以及客家人风水墓地图片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汕尾陆河的客家人的“风水”

“风水术”又称“堪舆术”,它是我国古代一门十分博大庞杂的理论。

《辞海》对“风水”是这样解释的: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者一家的祸福,也指做住宅,相墓葬之法。

《辞源》对“风水”的解释是:“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为阴宅,涉及其他方面的称为阳宅。”

我国的风水意识产生很早。椐现有资料推测,相地之法大约起源于原始聚落的营建。到了殷周时期,已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相地活动。周灭商后,为了镇抚东方,开始营建东周洛邑。在营建洛邑之前,亦仅复勘察卜问而后定。《尚书·周书·昭浩》详细记载了此次定都的具体过程。可以说殷周是风水的孕育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思想空前活跃,儒、法、道、墨、阴阳、八卦、五行等各种学说和主张争奇斗艳,互相争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战国七雄争霸,封建割据,竞相筑城。这个时期出现的《周礼》、《管子》、《考工记》等著作,总结了城市建设经验及选址理论。这些成果为风水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秦汉是风水术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内,大规模的宫室营建为风水术的形成造成了物质前提,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孟喜、京房等人的易理论为风水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东汉时期的神学影响下,在建筑中各种禁忌与迷信盛行。如“起宅盖房必择日”,“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已成为阳宅建筑中的规则。此时,阴宅风水理论也渐渐形成,“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的认识,葬人不仅要选风水宝地,而且要选良辰吉日的观念,已普遍存在,成为风水术的内容。据司马迁的《史记·日者传》中所述那时的堪舆家(就是后世的风水先生)几乎都是专职的。这个时期有关风水的专著有《堪舆金匮》、《宫宅地形》、《周公卜宅经》、《图宅术》、《葬历》等。秦汉时期,风水术已经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的形成过程,因而也可以称为风水学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风水学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繁,人们普遍感到难于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风水观念趁虚而入,三国时魏国著名方士管辂,以占筮、相术、相蓦著称于世。又如晋代陶渊明的祖父陶侃,曾相信墓人的话,葬已故父亲于卧牛地。这一时期,南北文化和外来文化处于大融汇状态,玄学的兴盛和山水美学的发展,把风水理论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风水著作,如魏管的《管代地理指蒙》,南北朝王征的《黄帝宅经》等。

风水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发生、形成、发展于中原地区。隋唐以前,他主要流传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两岸地区。现在的客家地区,在当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风水术还没有流传到这里。

风水术在闽粤赣地区的繁衍和发展

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迁入赣闽边区的。解除海禁以后,风水术也跟随着客家人的外迁,带到海外传到东南亚各地客家先民们远离了中原战火,来到地处僻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林菁深密,野象横行,鳄鱼肆虐,瘴气熏人,虫蛇出没的闽粤赣山区生活。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外,还得有一些适应环境的办法,其中定居下来就是一个首要问题。可是闽粤赣山区地形复杂,溪河遍布,且多蛇兽侵袭,选择一块好的地方来建房安家,显然比中原平地复杂得多。因为风水术中的阳宅理论的宗旨就是追求房宅建筑选址的方位布局与周围环境大自然的协调统一,以保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所谓“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当时风水先生中有不少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他们有文化和掌握了一定科学知识,懂得天文地理,使用指南针、善于观察地貌、水质优劣。因而在当时风水术在客家先民们的定居生活和以后开发山区的斗争中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在讫求平安,福荫后代的潜移意识之下,北方的风水文化便在客家新区生根、发芽、结果。这也是中原文化为主体向南扩散的必然结果。

从客家地区风水术士们世代相传的口碑资料中所知,将风水术带入客家地区的人主要是杨筠松。杨筠松属唐末避乱南迁的客家先民。他由长安来到赣南以后,便在这里居住下来,寻龙追脉,从事风水术的实践活动,并授徒传术,使风水术在赣南播延开来。关于杨筠松其人其事,《唐书》无传,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其名氏,《宋史·艺文志》则称为杨救贫,亦详其始末,惟家口耳相传和方志的零星记载。杨筠松继承和发展了风水术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实际上是赣南派)。其理论的特点是主形势,定向位,强调龙、穴、砂、水的配合。实际上就是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场、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于山灵水秀之处。

据专家学者们考证,杨筠松本人创作的风水著作并不很多,《宋史·艺文志》载有杨救贫《正龙子经》一书。自从杨筠松在赣南授业传徒之后,风水先生就成为客家地区世代相传的职业,杨筠松也因此成了历代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

这一时期形势派风水学理论著作大量涌现。随着客家民系的发展,形势派风水术也迅速向广大客家地区播延。赣南等地风水术名流辈出,这些风水术士不仅在本地看风水,而且声名远播,被人请去外地看风水。《古今图书集成·堪舆部》列传的宋时江西派名流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成就。刘潜为南康人,著有《地理诸说》行世。傅伯通奉曾被皇帝诏去相看杭州是否适合做都城。

到南宋时,并从“形势派”中衍生出一个新的的流派“理法派”由。王及等人创立。王及因科举失利,弃家浪游江湖,后居福建宁,利用其风水术为当地人勘测阳宅、阴宅,被称为福建派。理法派风水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即以八卦,十二支,天星,五行,为四纲,讲究方位,特别是重视罗盘定向,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以定生克。

明清时期,形势派和理法派完成了合流的过程。此后至今,客家地区的风水术士是既操罗盘以定向位,又重视龙穴位沙水的配合,再也没有什么形势派和理法派的区别了。

风水术虽然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很盛行,但是历代的思想家们都曾经对风水术进行过批判。早在东汉时期,大思想家王充就持激烈的态度猛烈批判了风水术中的迷信思想。明朝的著名的思想家张居正反对风水术中宣传的“葬地能作人祸福”的迷信思想。他引用了《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话来批判了风水术中的迷信思想,说明了“人的凶吉祸福,都是本人所作所以为而招至的”。自古以来,不信风水的开明人士很多,他们在自己的论著和言论中批判风水迷信思想。

风水术对客家人的影响

因为风水术这种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它的承传性。唐宋以来,风水术更是日益兴盛,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很重视选择阳宅和阴宅。

客家先民迁入粤闽赣三角区之前,这里的原住居民是古越族的后人--畲瑶族少数民族,他们崇信的是“巫文化”。在他们与北来的中原汉民发生融合时,也势必把“巫文化”的因子掺入客家文化中。这种“巫文化”跟风水术中的迷信成分完全合拍,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所以明清时期的风水术,受着宋明理学和客家地区“巫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并披上了浓厚的迷信的色彩。客家地区的风水术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它积淀着客家人的传统素质,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具有它的承传性和顽固性,这就是风水在客家地区兴盛的主要原因。

从中原万里迢迢南迁的客家先民对“风水论”情有独钟,并且有着某深刻的历史根源。“风水论”中,首推“崇尚天地”思想完善。“崇天”:居所内专设香火坛位,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烧香拜佛祖最勒:助香火将人的心愿带上“灭”与天祖相通,空是群众迷信者的心理因素。“尚地”:“遍投土地伯公,保佑饭长五谷杂粮,丰衣足食焚想成真。总之,“风水论”初哀者是帮助人们合理选造屋场,实现“风水宜人,协调共生”倒良好愿望。

旧时客家地区的人们,迷信鬼神信风水。城乡村各地普通建神庙,甚至有些地方的神庙比学堂还多,乡村里到处都有什么公王、沙官、井头伯公、树头伯公等。信奉风水术的人越来越多,每逢婚丧喜事,大小建筑,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察地利,择良辰吉日,自古至今长盛不衰。客家地区的人们,常为了求一个好屋址或墓穴,不惜长期供养堪舆师,以丰美酒食招待。这为先生招摇撞骗创造了适宜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一些不懂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风水先生,靠背诵几句“地理口诀”欺骗那些真诚地希望得到适宜休养生息之地的人们,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伴随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整体成型,明清时期风水术在客家地区很盛行。

查阅文献资料:宋代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有云:“江西有风水之学,往往人有道之。”据吴兰修著的《南汉志》载:五代南汉皇帝刘岩于乾亨六年(公元945年),听信风水术士的话,前来程乡松口(即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避灾。清代王之正编《嘉应州志》记载:“(嘉应各县)感于风水之说,有数十年不葬者,葬数十年必启视,贮以瓦罐……甚至听信堪舆,营谋吉穴。侵坟盗葬,构讼兴狱,破产以争尺。俗之愚陋,莫此为甚。”“粤俗本尚堪舆,嘉应于风水之说,尤胶执而不通。往往因争一穴之地,小则废时失业,经年累月,大则酿成人命,家破人亡。”据《梅州传奇》一书所载清乾隆年间,嘉应州(今梅州)知州王者辅在职期间,精通堪舆曾经在梅州各地勘察风水。在此我们亦可以窥见当时客家地区风水术之兴盛。

客家社会风水活动有的与争夺生存资源、争夺经济利益相关。有些地方则把风水术当作宗族群体斗争的一个策略。有人利用人们崇拜祖先,以建造祖先陵墓作舆论,挑拨宗族与宗族之间的冲突、斗争,为害社会。客家社的一个特征是宗族组织很发达,并且有长久的传统。所有的宗族,就是以同姓和拥有共同祖先的血缘为基础的亲族组织,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物,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它是处于社会末端的非正式权力组织。客家地区是以家业生产为主,水田和山林等对家民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资源。这些基本生活资源与住宅地、墓地一起,成为宗族间争夺对象的。从这些现对象说明,表现出了客家人的“风水”信仰,也是“风水”信仰的结果。

古人不但为生者繁衍的选择地理环境建筑涵意风水的住宅,而且还十分注{了解更多星座配对查询知识请关注:wWW.IixZ.cC√",;)}"意为是死者选择葬地。在许多人看来生者都是在先辈的亡灵屁护下生存的。于是千方百计地为祖宗寻找佳的安葬地,似乎把先辈的躯体灵魂安到葬风水佳地,他的子子孙孙就可以永受其益,那些葬于地下的尸骨就可保佑他的子孙逢凶化吉,福禄寿康。这种封建迷信的“鬼神文化”的影响下,使“卜葬”这种封建迷信活动盛行几千年的重要原因。

宋朝是我国风水史上的高峰期。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本体论与风水术中阴宅理论中的唯心主义在渊源上有共同之处,在本质上则是一致。这为阴宅风水理论的基本前提--墓地位置能决定人的吉凶祸福提供了一套圆通的解释,因而促进这一时期风水术的兴盛。

迷信的“风水阴宅理论”,长期以来毒害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如风水先生在为你的祖宗择阴宅时。要是预言你家族中会出读书人,人们会把它当作一种“精神支柱”。父母、亲戚们对你产生很高的期望,对教育的态度就会变得积极。然而有很多成功者,在他的事业成功以后,他对人和社会并不怀有感激之情,他只有感谢“祖宗风水”。失败者也并不记恨社会,他只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祖宗的风水不好”而死了心。人们把“风水”当作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一种宿命的思想方法。

我们在进行客家民俗田野调查中,建国前梅州城乡各地都有专职的风水先生,其中有些风水先生是文化水准高的人。建国后,风水术和风水先生在客家地区渐渐失去了市场,这个时期风水先生们不敢公开活动。然而风水说的影响却没有完全消除,尤其是在偏僻落后的山乡农村,迷信风水术的不乏其人。有的人建房时先请人看风水,埋葬死者也要请人看看哪里合适作阴宅。十年文革期间禁止风水活动,风水先生们只能在暗中活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客家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普遍建造新住宅,沉寂了二十多年的风水活动又恢复起来。这些年,风水文化兴盛一时,城镇的书店、书摊里的风水书籍摆满书架。新的一代风水先生应运而生,他们为人建阳宅、阴宅选址和设置房间等活动。这些风水先生有专职或兼职的,有些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有的人还借助计算机信息处理复杂的案例,甚至建构多学科、全方位的风水理论模式,使风水术向大众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风水术更广泛地深入影响了客家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建筑中的风水理论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

明清时期梅州已经成为客家人的第二块根据地,此地人文渊薮,各地普遍兴建文峰塔、水口塔。

文峰塔多建在城镇附近,以祈文教昌盛、科官发达。水口塔建在河流的转弯处或交汇处,以镇水患。客家地方还流传着有些姓氏的祖屋和祖墓是风水宝地的故事和传说。

在客家地区,风水术在民居建筑上被普遍应用。

如梅州围龙屋门前的池塘和屋后培植的风水林,屋内的厅堂、天井布局等。在客家地区,风水术在民居建筑上被普遍应用。居住不但要能结合自然地理特点,而且还要具有兼顾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环境特色。如“在山能触沾山林运,近水能收水产财”,这大概是客家人创造的“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车创造条件相结合的一个典型。还有一种“负阴抱阳”论,其核心是把人居环境看成是阴阴相抱的综合体,如山区客家民居,以“背山向阳(阻凭或开阔阳面)”为佳坩,认为有静靠(山)而纳日月精华之利;平原以“背有依托前有旷野”为宜,能形成动静相结合的空间有局。村居则以围龙(方形或半圆形)屋为典型,屋居与穿堂过厅(道)联结,形成一个循环气流体系,保证居室清新空气流通;大小不等的院零承接阳卷雨露、日月精华,有纲气通风的回环流层。而以“人居中心”的庭院小天地,又与周围乃至广袤的大天地相通:阴阳相抱而得盎,顺应自然而业兴的家居,历经几世风雨苍桑至今依煞可见。如客家民居门前的未坪晒谷,年节舞狮饭了人气;坪前鱼塘养鱼:年年有余兆头好,兼调节气候防火灾;坪前或过道有水井,生活取用方便;屋背祖公山林木茂盛,含养狄土,更有宗族人丁兴旺的象征等。自古至今《周易》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处的居住环境的风水论盛行于世,成为客家民居、民俗一大特色。

应用《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建塔可为当地增设人造风景区,改变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还可以满足于人们的心理需求。文锋塔和客家人祖屋前的功名楣杆(旧时凡考上秀才、举人、进士、翰林或四品官以上可在自己祖屋前竖立楣杆,因学位、官位不等规格也不同)相似,可以激励文人们的进取心,使当地成为一个崇文重教人才辈出的人文秀区。从而也说明了一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居住的环境,来满够他的个人需求,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以此激发人的生机,经过自己努力帮助事业的成功。

二、有谁知道客家人的殡葬习俗有哪些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近现代以来,大量学者对客家文化与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客家丧葬习俗则研究得较少,此文则尝试对客家丧葬习俗作一较全面的表述以增进世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客家人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客家人的喊惊习俗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小孩生病时就要由孩子的母亲及其他中老年妇女烧香烛喊惊,认为小孩生病是因为灵魂离开了孩子的肉体,及时叫回灵魂孩子就平安无事了,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

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

客家人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多做善事能够荫子荫孙,今世不好死后也能得到好报,这便也是客家人重视丧葬礼仪的原因之一。客家人的丧葬方式多沿用古中原的传统,以土葬为主,多用棺葬,解放以后随着政府的倡导逐步实行火葬。

另亦有合葬、捡金、做生意、野葬等习俗。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视,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

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都在这种礼仪中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极富人情味,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

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如在江西省赣县湖边乡一带农村,人们到了60岁时便要为自己的后事准备棺木,完成时还要大摆酒席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棺木置放于大厅的楼梁上,当地农村俗称“寿木上座”。客家人对送终一事相当重视,并以没能跟老人说上话为终身遗憾,所以闻说父母或其他至亲病危消息一般都要立即赶回,出门在外的亲属们即使不远千里也要日夜兼程赶回,尽最大可能见上最后一面,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是为“送终”;老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老人穿上,称“着寿衣”。

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件衣服,下身穿四件裤子,人一断气,子女立即烧纸钱、焚纸轿,放声悲哭,是谓“送终”,同时还要赶往亲友家中报丧。

2、报丧: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3、装殓: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

装殓时,有落枕习俗:即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枕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穿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4、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5、发丧: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请法师念经,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往往全族人丁参加,送葬亲友一路敲锣鸣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7、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8、捡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捡金”,然后重新安葬或将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龙岗客家人丧葬习俗称之为“二次葬”,于逝者入土七、八年后,请人掘土开棺,其时尸体的皮肉内脏等软组织已腐烂殆尽,仵工将骸骨拾起,装在一个特制的陶瓮(俗称“金瓮”或“金塔”)里,择定吉日,将“金塔”安放于风水宝地中。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将“金塔”葬在里边,立上墓碑,俗称为“地”。墓地做好了,择日举行“圆地”仪式,祭祀宴客,称为“二次葬”,“捡金”是整个丧礼的最后一环。

客家人所强调的风水宝地要义有三:

一是要有龙势。即山脉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罗列有序、奔腾有势等;来龙之势的大小主导着富贵的等级及人丁的兴旺。

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用;局主导功名官禄。

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

而是水口回环带水;水主财路。

因此,为寻得风水宝地,他们宁愿等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若一时间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安葬。

这种暂时寄存“金盎”,俗称“寄岩子”。据明代嘉靖年间《惠州府志》记载:“长乐、和平滋不忍弃亲于土之说,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后葬者,或葬不数年,惑于风水,启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再如兴宁,“纳骨于瓦瓶,名曰金瓶,迁葬而之它……亦惑于地师,数数迁易。……”到了清代,这种风气更是盛极一时。《嘉应州志》记载:“葬数年必启视,洗骨,贮以瓦罐。至数百年远祖,犹为洗视,或屡经起迁,遗骸、残蚀止于数片,仍转徙不已。甚且听信堪舆,营谋吉穴。”清人张新泰《粤游小志》载:嘉应州一带:“粤俗惑于风水……乃有既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复出诸土,破棺捡骨,谓之洗金。”风水原因是客家二次葬的主要原因,台湾客家人的二次葬便被称为“捡风水”,在梅县丙村二次葬则被称为“做风水”。客家丧葬中,一家丧事,众人相帮,完全是义务的,不收取任何报酬。

如果死者是妇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权利,什么事都由娘家人说了算。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当年和次年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春节不能贴春联,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的墓穴讲究风水,由职业风水先生和丧家一起选定,客家人的墓穴外观很像五凤楼的形状。丧葬器物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棺材,棺材二字与官财谐音,寓意升官发财,客家人自古有为官的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很浓厚,在农村,几乎每位农民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也有人由于其他原因死后要被火化了,但是也会在死前吩咐子孙将自己的骨灰装在棺材里,他们都喜欢这种土葬的方式,以保存尸首的完整,寓意深远,因此,在棺材的制造上,客家人也颇费工夫;客家人的棺材也称寿木、老屋、寿床等,用于装殓逝去的人。

客家人对棺木的选材都比较讲究,一般使用杉木制造,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大都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不用合并,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棺财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个角”木料又稍小一点,造价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根木料,底部为三根木料,两边各两根木料,前后为五到十一块其他木料。在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制造棺材的较多,于是棺材又被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也有用十二根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

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将棺材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寿木做好后,漆工及时刷好油膝,两头画上图案,大头顶端写一“福”字,前端小头写一“寿”字,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一寸厚黄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

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

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

闽西客家人给死者盖上出嫁女儿送的白色面布,头侧放一盏长明灯,米饭一碗,蛋一个,饭上插筷子一双。日夜轮流守候,切忌狗猫接近。遗体四周撒些石灰,以防虫蚁。客家人的习俗,未过花甲而身亡的称“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几块木板钉成棺材状,俗称“火板子”,将其安葬。

客家丧葬文化,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逝者的尊重,对祖先的崇拜,是祈求祖先庇佑福荫子孙后代的重要仪式,是古代客家文明礼仪的一种体现。

三、客家人的九葬九迁,十葬万年

语意:原本是客家风水先生一句自我解嘲之语,认为迁葬的次数越多越好。借喻好事多磨,并告谕人们事情总是朝着良性方向发展的。

客家人笃信风水,赣南客家风水文化尤其著称。如果说世界风水在中国,那么中国风水在赣州。风水术,又称堪舆术,是一种从古代沿袭至今择吉避凶的术数。

客家风水祖师杨筠松,民间多称之为杨救贫,著有《正龙子经》、《疑龙经》、《撼龙经》、《黑囊经》、《青囊奥语》、《葬法十二杖》等堪舆典籍,收徒有曾文辿、廖瑀、刘江东、赖文俊等人。杨救贫主张因地制宜、因形择穴、观察龙脉、分析地势、方位,从而择定阴宅、阳宅的最佳位置。其堪舆实践后来发展成为风水地理的“形法理论”,世称“形势派”、“峦头派”或“江西派”。以堪舆为职业者,民间俗称风水先生、地理先生。

客家地区多山多水,风土温润,阴宅多生虫蚁,给后人带来不祥。这种情势下,迁葬(即二次葬)是必然的。客家人死后第一次安葬,选址、仪式等均较为简单,待若干年后,子孙再择吉日开墓地、拾遗骨、贮骨坛并于吉时吉地再次安葬,二次葬反倒更加隆重。民国《上杭县志·礼俗志》卷二十所载:“……为祸福所感动,归咎于先坟,有一迁再迁屡迁者。”又明代嘉靖年间《惠州府志》记载:“长乐(今梅州五华县)、和平(今河源和平县)滋不忍弃亲于土之说,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后葬者,或葬不数年,惑于风水,启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再如梅州兴宁:“纳骨于瓦瓶,名曰金瓶,迁葬而之它……亦惑于地师,数数迁易。……”清代《嘉应州志》记载:“葬数年必启视,洗骨,贮以瓦罐。至数百年远祖,犹为洗视,或屡经起迁,遗骸、残蚀止于数片,仍转徙不已。甚且听信堪舆,营谋吉穴。”清人张新泰《粤游小志》载嘉应州(今梅州)一带:“粤俗惑于风水……乃有既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复出诸土,破棺捡骨,谓之洗金。”由上述引文可知,“风水”是客家人盛行二次葬的最主要原因。

台湾客家人将二次葬称为“捡风水”,梅县丙村镇客家人称二次葬为“做风水”、“做地”。

在台湾客家聚落,第一次丧葬时至今仍比较简单,多有不正式立墓碑者,待三五七年乃至十余年后,再择吉日开墓,捡拾遗骨,重新正式安葬。台湾、粤东、赣南等地客家素有“九葬九迁,十葬万年”之说,即认为祖先迁葬的次数越多越好。客家又有“金瓮一口,值得生龙穴”一说,意即该处风水再好,也宁愿把祖先遗骨装入金瓮再葬,而不愿把祖先一次就葬定一处。

客家人非常尊敬死者,注重慎终追远。从一些丧葬仪式中,我们可知客家人深信死后有另一个世界,因此丧礼仪式繁复,一方面彰显对逝者的尊重,同时也希望藉此机会宣扬先祖的德泽以及子女的孝顺。人人深怕先辈的丧葬处理不好,不仅贻笑大方,沦为不孝之人,甚至认为这样一来对后代子孙都会有诸多不利的影响。“死者为大”,这是客家人经常教导他人的一句话。生命不息,灵魂不灭,这是客家人最基本的哲学思想。

四、有谁知道客家人的殡葬习俗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近现代以来,大量学者对客家文化与习俗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客家丧葬习俗则研究得较少,此文则尝试对客家丧葬习俗作一较全面的表述以增进世人对客家文化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客家人是非常讲究礼仪的,丧葬礼仪则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程序繁多,场面浩大,客家人往往在生前就准备了棺材,放置在土楼二楼空闲的房间里,或者架在廊道的屋梁上,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在客家山区,至今旧俗犹存;客家人的丧葬观念基本上继承了汉族传统,相信灵魂不死,重视福、寿、孝,丧礼讲究排场,特别重视风水;繁缛的葬俗首先来源于灵魂不死的观念,古人认为人活着是灵魂依附于肉体,而死后灵魂与肉体就分开,灵魂是能够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具有超人的力量,会对子孙后代产生护佑的作用,因此把灵魂当作神秘的对象加以信奉。

旧时人们对待死人在归天路上的种种复杂仪式都是以灵魂的虚拟存在为前提的,逝去的人似乎仍然是一个生命需要人们去关爱。客家人的喊惊习俗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小孩生病时就要由孩子的母亲及其他中老年妇女烧香烛喊惊,认为小孩生病是因为灵魂离开了孩子的肉体,及时叫回灵魂孩子就平安无事了,古人相信人的灵魂在生前与死后是一脉相承的,人生有现世与来世,由此推断世界也有阳界与阴界,

根据灵魂不死的观念,人死了以后要进入另一个世界就是那个人们称作阴朝地府的地方。

客家人相信因果报应,认为善恶到头终有报、多做善事能够荫子荫孙,今世不好死后也能得到好报,这便也是客家人重视丧葬礼仪的原因之一。客家人的丧葬方式多沿用古中原的传统,以土葬为主,多用棺葬,解放以后随着政府的倡导逐步实行火葬。

另亦有合葬、捡金、做生意、野葬等习俗。因笃信灵魂不灭的观念,旧时客家人对墓穴向来特别重视,一如生人起房,叫“阴宅”,犹重风水,凡筑墓葬必请风水先生选日子、时辰、选墓地、看朝向等。

丧葬礼可以说是客家礼仪中最为繁琐复杂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它许多礼仪所不及的。同时,这种礼仪也最庄严、隆重的。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继承了汉文化传统的许多突出方面,如孝道、宗法制等,都在这种礼仪中体现出来。同时由于长期流迁以及与当地土著的交流与融合,使得客家的丧礼形成了自己民系独有的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客家丧葬仪规上显得既温情脉脉,极富人情味,同时也有几分严苛和冷峻,客家丧葬习俗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1、送终,客家传统习俗认为凡人年在六十虚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

这种正常死亡,家人在心理上、物质上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跪在跟前聆听遗嘱,哭泣尽哀并烧纸祷拜死者“升天”,是谓“送终”。

如在江西省赣县湖边乡一带农村,人们到了60岁时便要为自己的后事准备棺木,完成时还要大摆酒席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棺木置放于大厅的楼梁上,当地农村俗称“寿木上座”。客家人对送终一事相当重视,并以没能跟老人说上话为终身遗憾,所以闻说父母或其他至亲病危消息一般都要立即赶回,出门在外的亲属们即使不远千里也要日夜兼程赶回,尽最大可能见上最后一面,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是为“送终”;老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老人穿上,称“着寿衣”。

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件衣服,下身穿四件裤子,人一断气,子女立即烧纸钱、焚纸轿,放声悲哭,是谓“送终”,同时还要赶往亲友家中报丧。

2、报丧:报丧是指丧家向亲戚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一般小殓后,丧家即将死讯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在大殓及时前来吊唁。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卜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卜告报丧。民间一般以口头为主,即孝子或长孙亲往报丧,对那些至亲好友尤其是如此,否则礼数不到,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

3、装殓: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材。古礼装殓分大殓(入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也是和所谓三月下葬的旧俗相应的。

装殓时,有落枕习俗:即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枕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入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穿好寿衣,第二天便装殓入棺。

4、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5、发丧: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请法师念经,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往往全族人丁参加,送葬亲友一路敲锣鸣炮,放生悲哭。

6、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7、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8、捡金: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捡金”,然后重新安葬或将陶瓮集中安放在田地里,这才是逝者永久的墓穴。龙岗客家人丧葬习俗称之为“二次葬”,于逝者入土七、八年后,请人掘土开棺,其时尸体的皮肉内脏等软组织已腐烂殆尽,仵工将骸骨拾起,装在一个特制的陶瓮(俗称“金瓮”或“金塔”)里,择定吉日,将“金塔”安放于风水宝地中。有的地方还专门修建一座大型墓地,将“金塔”葬在里边,立上墓碑,俗称为“地”。墓地做好了,择日举行“圆地”仪式,祭祀宴客,称为“二次葬”,“捡金”是整个丧礼的最后一环。

客家人所强调的风水宝地要义有三:

一是要有龙势。即山脉绵延起伏、层峦叠嶂、罗列有序、奔腾有势等;来龙之势的大小主导着富贵的等级及人丁的兴旺。

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用;局主导功名官禄。

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

而是水口回环带水;水主财路。

因此,为寻得风水宝地,他们宁愿等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若一时间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安葬。

这种暂时寄存“金盎”,俗称“寄岩子”。据明代嘉靖年间《惠州府志》记载:“长乐、和平滋不忍弃亲于土之说,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后葬者,或葬不数年,惑于风水,启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再如兴宁,“纳骨于瓦瓶,名曰金瓶,迁葬而之它……亦惑于地师,数数迁易。……”到了清代,这种风气更是盛极一时。《嘉应州志》记载:“葬数年必启视,洗骨,贮以瓦罐。至数百年远祖,犹为洗视,或屡经起迁,遗骸、残蚀止于数片,仍转徙不已。甚且听信堪舆,营谋吉穴。”清人张新泰《粤游小志》载:嘉应州一带:“粤俗惑于风水……乃有既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复出诸土,破棺捡骨,谓之洗金。”风水原因是客家二次葬的主要原因,台湾客家人的二次葬便被称为“捡风水”,在梅县丙村二次葬则被称为“做风水”。客家丧葬中,一家丧事,众人相帮,完全是义务的,不收取任何报酬。

如果死者是妇女,其娘家享有特殊权利,什么事都由娘家人说了算。治丧期间,子孙要披麻戴孝守灵,不能梳洗也不能入席就餐,当年和次年的端午节不能包粽子,春节不能贴春联,也不能蒸年糕。

客家的墓穴讲究风水,由职业风水先生和丧家一起选定,客家人的墓穴外观很像五凤楼的形状。丧葬器物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棺材,棺材二字与官财谐音,寓意升官发财,客家人自古有为官的传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很浓厚,在农村,几乎每位农民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也有人由于其他原因死后要被火化了,但是也会在死前吩咐子孙将自己的骨灰装在棺材里,他们都喜欢这种土葬的方式,以保存尸首的完整,寓意深远,因此,在棺材的制造上,客家人也颇费工夫;客家人的棺材也称寿木、老屋、寿床等,用于装殓逝去的人。

客家人对棺木的选材都比较讲究,一般使用杉木制造,制作寿木时,家境富饶的,大都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用4根整木方料做寿器,称“四角”,即盖板、底板和边板用整块大的木料做成,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不用合并,棺木内有一块由7颗星连成的抬尸板,称“七星板”,此外,还有“六角”、“八角”寿木,即由6根或8根木料做成,中等富裕人家一般制做“十个角”寿木,选用的木料比“八个角”略小;一般人家做“十二角”寿木,即棺财由12根小木料做成,比“十个角”木料又稍小一点,造价便宜一些,十根木料做成的,其中顶盖为三根木料,底部为三根木料,两边各两根木料,前后为五到十一块其他木料。在农村,因经济条件所限,使用十根木料制造棺材的较多,于是棺材又被称为“十页瓦”、“十大块”,也有用十二根木料制成的,俗称“十二元”。

农家制做棺木,一般在30岁左右就要精选木料制作好,准备去世以后用。俚语云:“三十冇付板(指棺材),看你好大胆”,言下之意,人到中年,就要准备寿木了,没有预备好,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措手不及。

故此,客家人一般在世时就要做好棺木,称“寿木”或“寿器”,表示添寿加福。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将棺材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

棺材板拼合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寿木做好后,漆工及时刷好油膝,两头画上图案,大头顶端写一“福”字,前端小头写一“寿”字,棺盖板上用红纸书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夭折的人,所用棺材一般不漆颜色。

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一寸厚黄泥),再放“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

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

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

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

闽西客家人给死者盖上出嫁女儿送的白色面布,头侧放一盏长明灯,米饭一碗,蛋一个,饭上插筷子一双。日夜轮流守候,切忌狗猫接近。遗体四周撒些石灰,以防虫蚁。客家人的习俗,未过花甲而身亡的称“短命”,一般不能享用棺木安葬,只能用几块木板钉成棺材状,俗称“火板子”,将其安葬。

客家丧葬文化,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对逝者的尊重,对祖先的崇拜,是祈求祖先庇佑福荫子孙后代的重要仪式,是古代客家文明礼仪的一种体现。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Tags: 客家人 墓地 风水 图片

猜你喜欢